中国中旅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

【速看料】政策利率随行就市 降息周期开始了吗?


(资料图)

6月 13 日早盘,央行 OMO 利率降低 10BP 从 2.0%降低到 1.9%,结合上周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,债券市场负债成本又迎来下调湖。盘后央行公布金融数据,社融余额同比增速9.5%,相比于4月份降低0.5pct,M1与M2增速进一步下滑。考虑到去年5月份金融数据的基数,当前的新增人民币贷款、居民中长期贷款表现,在过去五年的基础上考虑都不算理想,可见降低总体利率水平仍是应有之意。

多个信号指向进一步降低实体融资利率,资金面宽松先于政策利率震荡向下。上周,多家银行宣布降低存款利率,截至2023年4月,存款占银行负债来源83%左右,存款利率到存款动态调整会有 1年左右时间,我们估算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6BP 左右,我们回顾 2022 年9月份以及2023年4月份通过存款自律机制调整存款利率后,债券市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利率下行,尤其是去年9月份的存款利率调整,前后还伴随着MLF利率调整以及LPR利率调整,可见当前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利率或又成为政策发力点。但是我们也看到,市场在本轮降息前,资金利率已经早早进入1.5%左右,存单利率更是在没有政策利率调整的时候从2.7%左右降回到2.3%区间,可见市场资金在供需逻辑下已不具备收紧基础。

社融数据:余额同比增速下滑,考虑到基数效应任重道远。我们看到余额同比增速下滑至9.5%,这也体现了其他高频、月度金融数据的情况,这隐含经济本身的负栽程度不够,比如产能利用率、资金可得的情况。居民中长期贷款微增1684亿元,相比于4月的-1156亿有增加,但是相比于正常年份5月份的中长期贷款保持在4000-5000亿左右还是大幅度减少,结合近期二手房与一手房销售情况,目前的居民中长期贷款相对来说与此相匹配。一季度以来企业贷款较为亮眼,5月份企业新增贷款相较于去年5月份从1.53万亿下降到8558亿。另外由于监管趋严,冲票据行为走弱,票据融资大幅度减少到420亿,大行冲信贷的行为边际减弱,也正是近期资金市场资金供给放量、推动资金利率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。

降息周期可能已经打开,但投资节奏并非一蹴而就。从 2月份以来债券市场的走势看,其实是和货币政策实际的操作脱节的,投资人也逐步认识到,经济内在的资金供需均衡决定的价格规律似乎更加重要,正如我们前期的报告的论述;1)出口商品订单的供需,决定了汇率市场的均衡;2)房贷供需决定了居民中长期贷款价格的均衡;3)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决定了理财、基金负债端决定的资产收益率的均衡。从这几个均衡的角度,10年国债收益率还是在向2.5%方向运动,预计后续仍有降息空间。但市场并非一步到位,参考过去经验,随后或将会有MLF利率调整、LPR利率调整(1年、5年的非对称),但后续可能会有其他稳增长政策,不过总体不会改变债券牛市局面,只会影响债市节奏。

策略:我们建议各品种拉长期限,短端存单虽然仍有下降空间,但子弹策略优于哑铃策略。近期可以看到20年以上债券交易活跃度比去年做多情绪最旺盛的时候还高,另外机构对于短端的追捧也同样如此。我们认为参考上一轮降息后存单利率下行,接下来一周左右,存单、短端利率仍然可能向下突破,但近两周的资金利率已经很大程度上交易了本轮利率调整,长端空间比短端机会更大。在二永方面也可以做多5年左右期限品种,在利率弹性较大时候,择机进行子弹策略配置相对更具有优势。

风险提示

1、金融去杠杆政策出台;2、财政发力超预期。

关键词: